李廷青|变与不变:夹缝求生之高丽

李廷青|变与不变:夹缝求生之高丽

孤寂好友 2025-02-05 实时报 21 次浏览 0个评论
李廷青|变与不变:夹缝求生之高丽

《韩国对外关系与外交史(高丽篇)》,[韩]李镇汉主编,戴琳剑、李廷青、周鵾、林金彪、成姬兰、魏晨光、王天泉译,李廷青校译,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24年

朝鲜半岛,位居东北亚之核心,乃大陆与海洋之纽带,亦为大国势力交汇之所在。此特殊之地缘环境,奠定其于东亚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之战略地位。自古以来,此地便是各方利益交错制衡之竞技场。面对强敌环伺之外部环境,擅长外交无疑成为求生之必备技能。诚如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所言,韩国位于强国之间,必须谨慎行事,外交上力求均衡,故而应比其他民族更精于“外交”之道(《金大中哲学与对话集》)。朝鲜半岛高丽王朝(918-1392)之外交实践,恰为此理之生动诠释。

高丽时代,在朝鲜半岛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之位置,今之韩国与朝鲜,其英文国名KOREA,即源于高丽(고려)。十至十四世纪间,高丽面对东亚国际局势之纷繁复杂、变幻莫测,历经五代十国、辽、宋、金、元、明等政权之更迭与并存。高丽王朝与上述政权悉数建立外交关系,无论主动抑或被动,皆形成错综复杂之外交格局。每当东亚政治版图剧变,皆对高丽产生不同程度之影响。面对南北对峙乃至多国鼎立之中国政局,高丽如何在诸强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实为关乎国运之大事。高丽王朝非但未屈服于此复杂地缘政治环境,反而巧运外交智慧,灵活应对,转危为安,化弊为利,终获胜利。于彼风云变幻之时代,高丽成功延续五百年国祚,超越同期本地区所有其他强权。

李廷青|变与不变:夹缝求生之高丽

脱离中国钱文体系、彰显独立政权意识的高丽货币

既有古代东亚国际关系史之研究,虽成果累累,却多聚焦于汉唐或明清之世,而对于十至十四世纪辽宋金元这一关键时期之探讨,则显薄弱。然基于汉唐或明清“经验”所构建之“册封体制”、“朝贡体系”等理论框架,于宋辽金元时期东亚之世,难免陷入困境,难以足履相适。彼时,辽、宋、金、元等政权踵续争雄中原,华夷变态,风云莫测,中原与半岛双方关系,亦随之呈现出多样化之特质。汉唐以来以中原王朝为核心之“册封体制”渐趋瓦解,而辽、金、元等游牧、渔猎民族政权,则相继对其进行重塑,其影响深远,延及明清两代。故深剖彼时东亚国际关系史,对于检视并完善现有理论体系,具有不可或缺之重要价值。

时至今日,朝鲜半岛仍是各方利害交错制衡、危机一触即发之敏感地带。尽管当前东亚国际格局与千年之前高丽时代相比更为错综复杂,相关国家之实力与地位亦已今昔非比,但彼时高丽王朝所展现之生存智慧与外交策略,仍具有强烈之现实意义。高丽外交史是朝鲜半岛史乃至东亚史之重要篇章,其为理解与探究古代东亚国际关系提供了珍贵实例,亦为现代国家处理类似复杂问题提供了历史镜鉴。

对吾人而言,朝鲜半岛亦熟亦陌,吾人往往习惯于居高临下俯视之,这无益于对其进行客观认识,亦不利于藉此反思己身。鉴于高丽之战略地位,宋人曾对其倾注热情,撰有《鸡林志》、《鸡林类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等专书。今年适逢徐兢出使高丽归来撰成《图经》九百周年之际,期望此能重新激发中文学界对高丽乃至整个朝鲜半岛之兴趣与关注。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本文为《韩国对外关系与外交史(高丽篇)》中文版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本文标题:《李廷青|变与不变:夹缝求生之高丽》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