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亮相新一季《舌尖上的中国》,制作一道烧麦“拍了足足两天”

沙县小吃亮相新一季《舌尖上的中国》,制作一道烧麦“拍了足足两天”

龙宫府 2025-02-08 娱乐报 5 次浏览 0个评论
沙县小吃亮相新一季《舌尖上的中国》,制作一道烧麦“拍了足足两天”

2月7日晚,央视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以下简称《舌尖4》)第五集“风物”篇上线,将沙县小吃中颇具代表性的两种小吃——夏茂甜烧麦和水晶烧麦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作为三明市乃至福建省的一张“名片”,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共有米、面、豆、肉四大系列,240多个品种,其中“中华名小吃”39种,“福建名小吃”63种。2021年,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舌尖4》中,镜头率先对准沙县小吃的起点夏茂镇俞邦村,村民俞和文、张秀姬老两口在片中展现了夏茂甜烧麦的制作工艺,介绍了沙县甜烧麦的讲究与寓意。

“看到自己制作甜烧麦的镜头播出来了,很激动很自豪。甜烧麦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今后我会继续做好甜烧麦,把这份手艺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沙县小吃。”夏茂镇俞邦村村民俞和文说。

聚焦水晶烧麦的制作过程,片中的“主角”是位于沙县老城区的佳兰烧麦店。这家店不大,却靠着一颗颗皮薄馅多、鲜美多汁的烧麦纵横江湖。一张0.6毫米厚的面皮,是这位沙县小吃业主对自家招牌小吃的精益求精,也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对于此次拍摄,佳兰烧麦店店主郑加兰回忆,当时参与拍摄的人都特别紧张,大家都想把最完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拍了足足两天,所有的工序、所有的步骤,我们完成得非常细致。”做了沙县小吃33年的郑加兰高兴地说,“我会继续做好每一个烧麦,把沙县小吃做得更好”。

扁肉是“砖头”,拌面为“钢筋”,小吃筑成了沙县的高楼大厦。据介绍,近年来,沙县区持续做大做强做优沙县小吃产业,推动沙县小吃产业朝“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方向提升。目前,沙县小吃已成长为门店超8.8万家、年营业额超550亿元,带动就业30余万人的富民大产业。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本文标题:《沙县小吃亮相新一季《舌尖上的中国》,制作一道烧麦“拍了足足两天”》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